第二次上課要講的,是從來因到四化的立象架構,會談到來因、四化與自化、飛宮的基礎定義和關係。也趁此讓學生建立起三易成務的易學中心思想。
三易,是易學的骨幹,是所有術法的中樞神經,但結構卻十分簡單。而且,簡單到你會去忽略掉它的程度。你現在學的東西,只是易學的末稍手指。如果忽略掉易學的主要精神,那就會跟自己的手腳不認識大腦一樣。
當然,要講這個也要學生當下能接受得了,提是會提,但要看你的反應再去評估要講多深、多少。如果上完第二節課,學生的反應平平,只會埋首做筆記,一時體會不到我說的和你之前所學的差異性,那麼就先輕輕帶過,定義和步驟記牢了就好。等你發覺了這方面的價值,眼睛放出求知的慾望時再補述就好。
也會有學生覺得,啊~終於熬過了這兩節無聊的課程,下堂課總要開始講論命的方法了吧。也是啦,課程的安排上,論命的方法主述就是在第三至七節,第八九節則是斷法的實戰訓練。第一二節呢,主要還是邊了解你的接受程度,和邊修正我的教學方法。
來因入生年,生年再入自化、自化再入飛宮。這種結構模式每個人都知道,但一論起命來,為了給事件一個答案,就開始亂套了,尤其是飛宮的部份。怕你改不了這個不按理法的論命習慣,所以八成從這節起就不再談飛宮了。我寧願你少斷一兩件事,也不希望你斷錯任何一件事。
來因、生年、自化、飛宮,這節課照舊都各自只給它三個定義。其它的時間,就會著重在立象的主客上。主客,就是三易構架的起手式。一開始體會不到易學的設計精神也沒關係,牢記要先立象再往後論的步驟就好。等你凡事都論得準時,自然就會體悟到古人立三易的價值在哪,到時候思路就自然會豁然開朗。
來因入生年,生年入自化、自化見自化或飛宮的結構,就是主客。每個主客都各自有三個定義,那麼主客之間,也就有了九種組合的關係。至於關係是什麼,每個人都不一樣,自己學著去造句就好了,別叫我一個一個去講。好像不講你就學不會一樣。來因入生年有一四四種,再乘以九就有一九六二種組合關係,只有九節課要怎麼講呢。而且我也大概知道,全講完後你又會問,那不同的星辰呢?不同的來因天干呢?來因宮在不同的地支方位呢?呃~如果你一定要這樣學也可以啦,找我商量一下,另外開個九十節的課程吧!
己亥年,冬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